服务咨询电话13466666108

“小护士”多品牌战略失败(一)

  多品牌的陷阱

  几乎所有的日化企业都想学习“宝洁”和“欧莱雅”的多品牌策略。但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人成功。1999年,靠“小护士”站稳脚跟的丽斯达企图用新的品牌“兰歌”来进攻“大宝”。而那时“大宝”已经成为中低档护肤的第一品牌,分销已经深入到县一级城市。“兰歌”品牌一方面定位于“专业护理”,另一方面却是“低价”。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它在诞生之初就因“低利润”而缺乏足够的经费去推广产品。“小护士”的成功是因为发现、培养并占据了防晒这个利基市场。而“兰歌”却是向市场的领先者发动全面的总攻,靠“小护士”的经验来推广“兰歌”结果可想而知。据说当年丽斯达在“兰歌”项目上亏损一个亿,这等于“小护士”白卖一年。失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加上前几个品牌的挫折,丽斯达几乎没有了推广新品牌的勇气。
  同样的故事并不是只有“丽斯达”一个人在上演。重庆奥妮的失败与其把“屎盆子”都扣到奥美身上,还不如说被自己的品牌扩张拌倒。从“奥妮皂角”、“首乌”到“百年润发”,除了广告费越花越多,根本看不到任何品牌管理的痕迹。
  “目前的国内企业几乎都不具备多品牌运作的能力。”一位资深的跨国公司市场总监说到,“多品牌是方法,不是目的。它来源于对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洞察,需要不同的品牌思考方法,甚至用完全不同的渠道销售。这就要求企业有几个品牌就要建立几套独立运作的队伍。而靠成本领先的国内企业几乎不可能做到。”他的话让人想起了一手画“圆”一手画“方”的故事。无论是用“小护士”的经验去运作“兰歌”,还是丝宝集团用“舒蕾”的人马去推广“风影”都不可能跳出原来的思路和圈子,新老品牌只能玩“翘翘板”的游戏。
  从消费者需求去创建新品牌,并用正确的组织架构去运作,才完成了工作的一半,更重要的作为企业的最高层领导人如何去看待多品牌间的竞争。很多企业家喜欢把“品牌”比做自己的“孩子”。这个比方并不恰当,因为“孩子”再不争气也无法抛弃。而品牌管理完全是另一回事情,不成功的品牌必须坚决放弃。联合利华2003年将全球的1600个品牌减少到400个,但是利润却上升了22%。

·天创主要资深专家
·天创主要服务内容
·天创理念
·案例分享
返回顶部